地址:湖北省大冶市羅橋工業(yè)園大冶大道284號
電話:0714-8758589
13797788774
13117030666
傳真:0714-8758579
郵編:435000
網(wǎng)址:http://m.tywork.cc
詳細內(nèi)容
1 引言
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中
,污染物的降解分為兩個階段,第一階段污泥絮體將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質(zhì)吸附到菌體細胞壁外(吸附階段);第二階段菌體通過主動運輸將污染物輸送到菌體內(nèi)部合成細胞新陳代謝需要的物質(zhì)和能量(降解階段).所以污泥絮體的吸附對污水處理效果起著決定作用,而胞外聚合物(EPS)是污泥絮體構(gòu)成的主要部分,占活性污泥總有機質(zhì)的50%~90%.EPS對污泥絮體的理化性質(zhì)(如絮體結(jié)構(gòu)、表面電荷、絮凝性、沉降性、脫水性和吸附性能等產(chǎn)生重大影響.國內(nèi)外不少學者探討了污泥EPS吸附影響研究
,但主要集中于活性污泥EPS對重金屬的吸附研究,Liu等采用陽離子交換樹脂法從好氧顆粒污泥中提取EPS吸附Pb(Ⅱ)、Cd(Ⅱ)和Zn(Ⅱ)的研究表明:EPS對3種離子均有很好的吸附能力,吸附量分別為1587.3 mg·g-1關(guān)于污泥EPS對有機污染物的吸附研究甚少,部分學者研究了污泥EPS對染料廢水中染料的吸附
根據(jù)EPS與細胞相結(jié)合的緊密程度不同,可將EPS分為粘液層(slime bou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
不同層EPS中的組成成分是否相同,其對污泥吸附性能作用是否不同
2 材料與方法
2.1 試驗材料
試驗活性污泥取自馬鞍山某污水處理廠(A2O工藝)的曝氣池和自行設(shè)計的SBR(序批式反應器)污水處理小試裝置.該小試裝置采用人工配水
表 1 試驗活性污泥
2.2 污泥EPS的提取和測定
采用熱提取法提取活性污泥中的粗EPS,得到的粗EPS經(jīng)0.45 μm 濾膜抽濾
2.3 剝離EPS污泥的吸附試驗
為考察不同層EPS對活性污泥吸附性能的影響
按上述過程分別處理污泥后
2.4 吸附分析計算方法
2.4.1 吸附動力學模型
為全面研究剝離不同層EPS對污泥吸附生活污水有機污染物的動力學影響,吸附數(shù)據(jù)分別采用以Ritchie速率方程為基礎(chǔ)推導出的2種吸附動力學模型
(1)
(2)
(3)
式中,qt和qe分別是吸附t時刻和平衡時的吸附量(mg·g-1);k1
2.4.2 單位EPS吸附量計算公式
為精確探討不同層EPS在污泥吸附中的作用
單位SB-EPS的吸附量=A=[原污泥qe-(-SB污泥qe)]/(SB-EPS×MLSS1/1000)
單位LB-EPS的吸附量=B=[原污泥qe-(-LB污泥qe)-(SB-EPS×MLSS2/1000×A)]/(LB-EPS×MLSS2/1000)
單位TB-EPS的吸附量=C=[原污泥qe-(-TB污泥qe)-(SB-EPS×MLSS3/1000×A)-(LB-EPS×MLSS3/1000×B)]/(TB-EPS×MLSS3/1000)
式中
3 結(jié)果與討論
3.1 污泥各層EPS組分分析
不同污泥的EPS總量上看出(圖 1)
圖 1 活性污泥EPS組成分布圖
從EPS組成上看,EPS組分主要都是蛋白質(zhì)
,占總量的81.07%(培養(yǎng)污泥)、79.96%(污水廠污泥).其次為多糖,DNA含量最少.培養(yǎng)污泥、污水廠污泥EPS中蛋白質(zhì)與多糖含量的比值分別為4.37、4.76,說明培養(yǎng)污泥中多糖所占比重更大.這是由于培養(yǎng)污泥DO高兩種污泥不同層的蛋白質(zhì)與多糖比值變化規(guī)律不同.培養(yǎng)污泥SB層
、LB層、TB層中蛋白質(zhì)與多糖的比值分別為3.74、4.83、4.27,呈現(xiàn)先增加后略減的趨勢;污水廠污泥SB層、LB層、TB層中蛋白質(zhì)與多糖的比值分別為1.28、4.66、4.76,從外層到內(nèi)層呈現(xiàn)逐層遞增的趨勢.由于菌體最先排出EPS被演變成SB-EPS,此時到達菌體內(nèi)的DO含量高,因此多糖含量相對較多,隨著菌體表面EPS含量越來越多,到達菌體內(nèi)的DO含量減少,EPS中多糖含量減少.因此內(nèi)層EPS蛋白質(zhì)與多糖的比值比外層大.總之
,培養(yǎng)污泥EPS含量低于污水廠污泥;EPS組分主要都是蛋白質(zhì),其次為多糖,DNA含量最少;從SB層到TB層(由外到內(nèi)),EPS含量逐步增加,兩種污泥不同層的蛋白質(zhì)與多糖比值均為外層小于內(nèi)層,但培養(yǎng)污泥的-TB污泥層中白質(zhì)與多糖比值小于-LB污泥層.3.2 污泥吸附動力學模型分析
按動力學模型方程對吸附量-吸附時間進行擬合
,擬合結(jié)果如表 2所示.兩種污泥所有層的吸附與顆粒內(nèi)擴散模型的吻合度均很低表 2 剝離各層EPS的污泥的吸附試驗數(shù)據(jù)擬合結(jié)果的吸附參數(shù)與可決系數(shù)(R2)
兩種污泥的原污泥、-SB污泥均與Lagergern單層吸附模型和Ritchie雙層吸附模型的擬合效果比較好(R2﹥0.90)
,這說明外層污泥在吸附過程中既存在單層的物理吸附過程,又存在多層的物理化學吸附過程.其中培養(yǎng)原污泥、培養(yǎng)-SB污泥吸附效果與Ritchie雙層吸附模型吻合性更好(R2﹥0.94),而污水廠原污泥、污水廠-SB污泥的吸附過程效果與Lagergern單層吸附模型吻合性更好(R2﹥0.96).-LB污泥與Lagergern單層吸附模型(R2為0.60~0.85)、Ritchie雙層吸附模型(R2為0.60~0.91)吻合度比-SB污泥小,吸附方式規(guī)律性不顯著.-TB污泥中的EPS已經(jīng)被比較完全地剝離,導致其對污水COD的吸附量明顯小于-SB污泥與-LB污泥,且波動大,與動力學模型吻合度均很小(R2﹤0.23),吸附方式無規(guī)律.可見,EPS剝離使得污泥對有機物COD的吸附方式發(fā)生變化.3.3 各層EPS對污泥吸附性能的影響分析
為準確研究不同層EPS對活性污泥吸附有機污染物的性能影響,先計算出各層單位質(zhì)量EPS對有機污染物的吸附量
,再采用Lagergern動力學模型方程進行擬合(圖 2),分析各污泥的吸附量、吸附速率,反應各層EPS對COD吸附作用大小(表 3).圖 2 剝離各層EPS的污泥的吸附數(shù)據(jù)與模型擬合圖
表 3 各層EPS對COD吸附結(jié)果分析
3.3.1 slime層對污泥吸附的影響
原污泥脫去SB-EPS留下-SB污泥
,對有機污染的吸附性能發(fā)生明顯變化(圖 2),吸附速率大于原污泥,平衡吸附量小于原污泥.其中培養(yǎng)-SB污泥的吸附速率比培養(yǎng)原污泥大0.0997 min-1,平衡吸附量減少了9.44 mg·g-1,單位SB-EPS的吸附量為0.650 mg·g-1;污水廠-SB污泥的吸附速率比污水廠原污泥大0.0390 min-1,平衡吸附量減少5.59 mg·g-1(表 3),單位SB-EPS的吸附量為3.37 mg·g-1.因此,SB-EPS的存在會增加污泥吸附量,且對污泥吸附速率具有輕微的抑制作用.污水廠污泥單位SB-EPS的吸附量值高于培養(yǎng)污泥2.72 mg·g-1(表 3),但SB-EPS中蛋白質(zhì)/多糖的比值為1.28,低于培養(yǎng)污泥中SB-EPS的3.74,說明污泥SB-EPS吸附有機污染物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多糖.因為EPS中多糖含量增加可使污泥的生物絮凝能力增強,即由微生物新陳代謝及自溶產(chǎn)生的高分子EPS作為絮凝劑,能有效去除廢水中懸浮和膠態(tài)有機物.但由于SB層(EPS粘液層)包裹在菌體最外面,表面結(jié)構(gòu)比較光滑,使菌體免受外界環(huán)境的干擾,具有一定的隔離作用3.3.2 LB-EPS對污泥吸附的影響
-SB污泥進一步剝離LB-EPS后即為-LB污泥.培養(yǎng)-LB污泥吸附速率比培養(yǎng)原污泥增加了0.0197 min-1,平衡吸附量減少了7.02 mg·g-1
3.3.3 TB-EPS對污泥吸附的影響
-TB污泥即剝離全部EPS后的污泥
,由于EPS是污泥產(chǎn)生吸附作用的主要物質(zhì),當EPS被完全脫離后,污泥的吸附過程不符合任何吸附模型.培養(yǎng)-TB污泥的單位TB-EPS的吸附量為1.06 mg·g-1,平衡吸附量比原污泥減少了33.5 mg·g-1,比-LB污泥減少了26.4 mg·g-1,但吸附速率比培養(yǎng)原污泥增加了10.7 min-1;污水廠-TB污泥的單位TB-EPS的吸附量為0.443 mg·g-1,平衡吸附量比原污泥減少了17.1 mg·g-1,比-LB污泥減少了16.8 mg·g-1,但吸附速率比原污泥增加了0.183 min-1.由此可見,有機污染物會穿透過LB-EPS,然后被TB-EPS吸附儲存;而且TB-EPS致密的結(jié)構(gòu)使得吸附速率減慢;另外培養(yǎng)污泥單位TB-EPS的吸附量比污水廠污泥大0.617 mg·g-1,其蛋白質(zhì)/多糖的值比污水廠污泥小,多糖含量高,吸附作用大.因此,污泥吸附有機污染物時
,SB-EPS先吸附部分有機物達到平衡時4 結(jié)論
1) EPS組分主要是蛋白質(zhì)
2) 兩種污泥的原污泥
3) SB-EPS可吸附有機污染物
4) LB-EPS對污染物沒有吸附儲存能力
5) TB-EPS結(jié)構(gòu)致密
資訊